当前位置: 首页>>廉政文化>>正文
廉政文化

作风纪律——杨靖宇“四不打”的作战原则

2021年05月24日 08:27  点击:[]


杨靖宇在长期的抗日游击战争中,总结出了一个四不打的军事行动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其领导下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各部严格执行的军事纪律。


不能把日军打疼的战斗不打

  东北抗日战场上,无论是从队伍人数,还是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敌我力量悬殊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我军与日军对抗时首先要考量的因素。对此,杨靖宇总结出不能把日军打疼的战斗不打这一作战原则。杨靖宇要求部队,在与日军遭遇的时候,不能逞一时之快,而要在看清敌我态势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争取在每一次战斗中都可以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持我军的实力。

  对当地群众有伤害的战斗不打

  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是人所共知的,一旦吃了败仗,日军通常会报复战场周边的老百姓,这一方面是出气,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威慑群众,使之不敢支援抗日武装的作用。正因如此,杨靖宇从不把战场安排在附近有老百姓聚居的地方,预设战场时,一般选择在深山、河谷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做到远离群众打击敌人,避免连累到百姓。

地形地势不占优势的战斗不打

  我军和日军的较量,日军胜在武器先进、机械化程度高,所以我军只能扬长避短,想办法占据地形地势上的优势,用山地游击战的灵活战法来弥补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以求多一成胜算。于是,每次与日军作战之前,杨靖宇都会尽量亲自把战场附近的地形踏查清楚,周密地考虑、选择合适的位置来打击日军,以此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没有战利品的战斗不打

  日伪当局为了对付抗联部队,采取了集团部落政策,把散居在各处的农民群众归并到大屯之中,派警察和伪自卫团加以严密控制,把大屯以外百姓原来的住房全部焚烧,以此隔断抗联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断抗联所需给养的来源。失去了粮食以及弹药补充的部队,战斗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与日军进行一场战斗后,不能缴获足够的弹药与军需物资,下一次战斗的局面就会变得更加艰难,所以杨靖宇定下了没有战利品的战斗不打这样一条作战原则。

四不打,是杨靖宇综合考虑客观条件、敌我态势、群众利益制定出来的军事原则,抗联部队对这一重要原则的贯彻执行,是自己能在劣势之下生存、发展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吉林省纪委监委



关闭